康复训练介入越早,患者恢复越好。 脑血管意外造成偏瘫的患者出院后由于行动受限,运动空间变小,患者主动性差,对他人依赖性增加等原因,易出现运动功能和能力退化,故出院后的患者应参照住院时的训练方式进行维持性训练。康复早期介入,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因卧床引起的并发症,还可以改善病人中后期之站立及行走的异常姿势。偏瘫病人是因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,行走时的异常步态统称为偏瘫步态。
常见的行走和站立时的异常姿势有,臀大肌无力(鹅步),臀中肌无力(鸭步),髂腰肌无力(提髋划圈步态),股四头肌无力(膝过伸),胫前肌无力(跨域步态)。因肌张力异常或肌肉控制力差引起的骨盆前倾、旋转,脊柱侧弯,肩胛骨后撤,下沉。
偏瘫病人的肌张力异常表现为上肢屈肌痉挛优势,下肢伸肌痉挛优势。纠正偏瘫病人的异常姿势一定要从早期开始;软瘫期要进行良姿位的摆放,可以改善肌张力,防止肩胛骨后撤,髋外旋,肌腱挛缩,足下垂等异常姿势的发生;在为病人做全关节被动运动的同时,应积极诱发病人的主动运动。当患者出现单关节主动运动时,应加强分离运动的康复训练。